当前所在位置: 九游会j9 > 新闻信息 > 公司新闻

九游会j96月1日起正式施行!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管理办法来了

  九游会j9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是包括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代理公司、代理记账机构九游会j9、财税类咨询公司等机构。

  第一条为加强东莞市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管理,加强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许可和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97号)《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98号)《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3号)《涉税专业服务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8号)等法律、部门规章、税务规范性文件有关规定,以及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2021〕30号)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涉税专业服务是指相关市场主体接受委托,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涉税事项向委托人提供的税务代理、财税咨询筹划、代理记账等服务。

  本办法所称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是指在东莞市提供涉税专业服务的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代理公司、代理记账机构、财税类咨询公司等机构。

  第三条 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负责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管理工作,研究制定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的信用评价标准;东莞市财政局负责配合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开展行业管理,双方联合做好涉税专业服务行业规划发展、行业规范、信息采集九游会j9、监督检查、信用管理、信息公示、行业协会管理等工作。

  第四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事涉税专业服务,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税收规定,符合行业协会行业自律管理要求。

  第五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涉税专业服务应按规定取得会计师事务所(分所)执业许可证书、税务师事务所行政登记证书、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等的资质。

  第六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向行业主管部门报送与委托人签订的服务协议要素,保护委托人合理权益,明确委托双方工作职责。行业协会可提供格式化服务协议供参考使用。

  第七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向委托人公开收费标准,不得价格歧视、欺诈客户、扰乱市场。行业协会可收集行业内不同机构服务费用情况向社会公开。

  第八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向委托人公开服务流程,及时向委托人反馈服务进展,不得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九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在提供涉税专业服务过程中应主动亮明身份,在重大涉税专业服务过程中应与委托人同时亮明身份。

  第十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人员应保障委托人的知情权和保密权,不得擅自使用委托人的政务服务、财务管理等信息化系统,不得冒用委托人的信息,不得虚假表达委托人的意见。

  第十一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人员应当配合接受税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得拒绝、延误、阻挠、逃避检查,不得谎报、隐匿、销毁相关证据资料。

  第十二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按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管理要求报送基本信息、业务信息、专项信息等。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东莞市财政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各司其职负责所辖范围内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信息采集工作,并通过资源共享确保数据一致性和规范性。

  第十三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于首次提供涉税专业服务前,向税务部门报送《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应于首次为委托人提供业务委托协议约定的涉税服务前,向税务部门报送《涉税专业服务协议要素信息采集表》;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税务部门报送《年度涉税专业服务总体情况表》;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于每年5月31日之前,通过财政会计行业管理系统向财政部门报备持续符合执业许可条件等相关信息,代理记账机构应当于每年4月30日前,在全国代理记账管理系统向财政部门报送《代理记账机构基本情况表》和专职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第十四条 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应于完成专业税务顾问、税收策划、涉税鉴证、纳税情况审查业务的次年3月31日前向税务部门报送《专项业务报告要素信息采集表》。

  第十五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当向税务部门提供机构业务委托协议和从事涉税服务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专业资格证书编号等实名信息。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代理记账会计人员应按照财政部门的信息采集要求,同步在“广东省会计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注册和信息采集工作。

  第十六条 税务部门提供电子税务局、财政部门提供业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渠道供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展信息报送。

  第十七条 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未按照要求报送信息的,由税务部门会相关主管部门按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 税务部门应采集委托人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评价信息,作为行业监管的重要依据。

  第十九条 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按照工作职能和工作计划,就管理范围内的涉税专业服务行业开展监督检查,包括且不限于如下检查内容:

  第二十条 监督检查分为日常、专项、年度监督检查。税务部门可就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执业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也可根据举报、投诉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每年根据风险管理要求对全市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年度监督检查。财政部门按上级检查任务和本级检查计划,每年开展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监督检查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地检查等形式开展九游会j9,对列为“黑名单”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进行重点检查。

  第二十二条 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在开展监督检查过程中,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第三方机构专业人员协助检查。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门向税务部门及时推送监督检查结果,税务部门结合本部门的检查情况和财政部门推送情况汇总统计,将监督检查结果作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 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在开展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非本部门职能范围内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移送处理。监督检查细则由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 行业协会可制定行业自律检查办法,实施行业自律检查,检查结果报送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经行业主管部门报送税务部门作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六条 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对管辖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形成诚信记录,规范涉税专业服务行为,大力推动涉税专业服务信用信息化建设。

  第二十七条 税务、财政部门负责建立信用评价管理制度,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事涉税专业服务情况进行信用评价,对其从事涉税服务人员进行信用记录。

  税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以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的纳税信用、委托人纳税信用、纳税人评价、主管部门评价、实名办税、业务规模、服务质量、执业质量检查、业务信息质量等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详见附件),进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动态计分。

  第二十八条 税务部门根据诚信档案和信用评价形成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红白黑名单”,财政部门应同步在官方公开渠道发布,扩大社会监督。其中“黑名单”指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从事涉税专业服务未按规定向税务和财政部门报送基本信息、业务信息的;

  (三)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造成委托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被处罚的;

  (五)采取隐瞒、欺诈、贿赂、串通、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承揽业务,损害委托人或他人利益的;

  “红名单”指未出现“黑名单”相关情形且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评价积分结果在400分以上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

  (三)在税务机关购买土地增值税清算等涉税专业服务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税务部门依托信息化平台为其开展批量纳税申报、信息报送等业务提供便利化服务;

  (一)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在其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项目过程中审慎监督;

  (四)已取得营业执照未取得会计师事务所(分所)执业许可证书、税务师事务所行政登记证书、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等资质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息;

  (五)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失信名录公告内容;从事涉税服务人员失信名录公告内容。

  第三十二条 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建立曝光机制,向社会曝光不良涉税专业服务案例,公示优良涉税专业服务行为。

  第三十四条 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指导行业协会发布涉税专业服务清单,向社会发布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执业准则、实务指引等。

  关于《东莞市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管理办法(试行)》的解读为深入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关于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作用,支持第三方按市场化原则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对涉税中介组织的执业监管和行业监管,国家税务总局东莞市税务局联合东莞市财政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许可和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97号)《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98号)《涉税专业服务监管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3号)《涉税专业服务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8号)等法律、部门规章、税务规范性文件有关规定,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2021〕30号)的要求,制定了《东莞市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加强东莞市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管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现就《办法》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涉税专业服务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拓展,行业发展总体向好,在维护纳税人权益和国家税收秩序、提升市场主体涉税信息质量和经济效率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予以规范,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归位尽责,协同发力。加强监管部门之间、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协作,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

  (二)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加强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监管的系统性、协同性,综合运用行政监管、市场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手段,优化执业环境,净化行业风气,督促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行业监管效能。

  (三)着眼长远,常抓不懈。立足当前,强化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狠抓职业规范,集中解决突出问题;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完善相关基础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和治理水平。

  (一)明确涉税专业服务基本规范。明确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涉税专业服务应按规定取得资质、亮明身份、公开收费标准及服务流程、与委托人签订服务合同并配合接受税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明确涉税专业服务信息采集要求及方式。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应按税务和财政部门的管理要求报送基本信息、业务信息、专项信息等,应通过电子税务局、业务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渠道按时完成报送。

  (三)明确涉税专业服务监督检查事项。明确监督检查内容以及通过大数据分析、实地检查等方式开始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年度检查的要求。明确了聘请第三方协助及协会监督检查的事项。明确将监督检查结果作为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明确涉税专业服务信用评价有关事项。明确了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对管辖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形成诚信记录,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计分,规范涉税专业服务行为,大力推动涉税专业服务信用信息化建设。明确了税务部门联合财政部门根据诚信档案和信用评价公布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红白黑名单”,适用相应激励惩戒措施。

  (五)明确涉税专业服务信息公示有关事项。明确税务、财政等监管部门在线下、线上等渠道建立涉税专业服务信息公告栏,建立曝光机制向社会曝光不良和公示优良涉税专业服务行为,鼓励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志愿服务,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规范建设。